综合外媒报道,立陶宛外交部近日委托私营公司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,近三分之二的立陶宛民众不支持立陶宛目前的对华政策。
报道称,民调结果出乎立陶宛外交部意料,令其压力倍增。
《南华早报》报道截图
据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(LRT)报道,这项调查于去年12月10日至18日进行,由当地在线新闻门户网站“15分钟”(15Minutes)负责执行。调查问题包括该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立陶宛的对华政策。调查结果于当地时间1月11日公布。
结果显示,只有1%的受访者认为立陶宛在对华政策上采取的价值观导向“非常积极”,12%的受访者认为“积极”。相反,21%的受访者表示,他们对立陶宛加强与台湾地区关系的政策感到“非常消极”,37%的人表示“消极”,近60%的人持否定态度。
报道称,调查结果还显示,总体而言,立陶宛民众对该国政府外交政策的信任度仅为30%,有47%的人表示“不信任”。
对于该民调,该国外长兰茨贝尔吉斯辩解称,该民调的问题设计措辞有误,“应该问立陶宛是否应该支持、同意台湾民众被称为‘台湾人’,而不是询问立陶宛的对华政策。”
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吉斯资料图。图源:南华早报
《南华早报》指出,立陶宛舆论正在施压外交部,要求更改所谓“台湾驻立陶宛办事处”的名字。
“后果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。我们没想到中国会做出如此强烈的反应,但现在我们必须应对后果。”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多维尔·雅克尼·奈特(DovilJakniūnait)说。
此前,立陶宛总统表示,立陶宛政府决定让台湾当局以“台湾”名义开设驻立“台湾代表处”是一个错误,“事先没有同我商量”。他说:“这个代表处的名称现在成为影响中立关系的关键因素。”
不过,长安街知事注意到,立陶宛总理英格丽达·西蒙尼特领导下的联合政府仍试图建立“统一战线”。现任议长维克托丽娅·奇米莉特-尼尔森11日称,政府此前就退出与中国的17+1形式的合作,和通过所谓的“种族灭绝”决议等一系列对华政策达成了共识。
一位政府消息人士表示,他们将对此次民意调查结果“彻底分析”,“但在立陶宛现任政府执政下,没有机会重新命名代表处”。
立陶宛最大的反对党“农民和绿色联盟”在脸书发帖,批评立陶宛当局的“不专业和不合理”,并警告当局一意孤行对本国企业所造成的“灾难性影响”,“建议考虑通过议会商讨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可能性”。
对此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1日表示,中立关系出现问题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。立陶宛政府背信弃义,罔顾中立关系大局,罔顾立陶宛国家和人民的利益,遭到国内外普遍质疑和反对。我们敦促立政府纠正错误,不要充当“台独”和反华势力的棋子,作出符合自身利益和国际关系准则的选择,回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轨道上来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zaobaojieshao.com/zblm/18785.html